“喝奶”转“吃奶” 奶酪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9/05/31
奶酪是牛奶经发酵制成,每公斤奶酪由十公斤牛奶浓缩制成,既含有乳酸菌,又含有牛奶中丰富的营养成分。虽然奶酪的营养价值高,但我国居民的奶酪消费量却不高,奶酪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如今我国大力支持乳业发展,奶酪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近日,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举办了2019奶酪高峰论坛。会上提到,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奶酪产业起步晚,规模小。2017年我国奶酪产量约3万吨,且奶酪品种较少,主要是儿童再制奶酪和少量的天然奶酪,以及内蒙古和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地方特色奶酪产品。
制约我国奶酪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居民还没有养成“吃奶”的习惯。根据2019中国奶商指数中的数据显示,26.9%的公众认为摄入乳制品喝奶就够了,23.7%的消费者表示只有被动摄入过奶酪。我国大部分居民对乳制品的消费仍以液体奶为主,大多数人没有吃奶酪的习惯,中国奶酪市场的开发空间还很大。
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中国奶酪市场开始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在会上,有业内人士提出,要做大做强奶酪产业,还需政府和奶酪企业共同努力。
为了促进奶酪产业发展,国务院早于去年6月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统筹发展液态乳制品和干乳制品,支持发展奶酪等干乳制品。在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要把奶酪产业培育成乳制品新的消费增长点,工信部有关人员也提出将持续实施消费品工业专项行动。
此外,我国现行干酪国标规定的微生物指标不合理,也在影响着干酪的生产与销售。据了解,国外对于干酪的菌落总数是不设限制的,但我国却对此有限量规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从2015年开始启动干酪标准的修订工作,目前基本上有了草案。新标准将删除霉菌等指标,语言描述也将更加精简。
除了政策的支持,奶酪生产企业的发展升级也不可少。会上,相关业内人士提出:奶酪企业应向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学习,想把奶酪做好,必须上工厂,上设备。据了解,在奶酪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奶酪企业可以加大对发酵设备的投资,改进发酵工艺,提升奶酪品质。
此外,奶酪企业也要注重于自身产品的研发,针对不同产品开发不同的生产线,提升品牌竞争力。还可针对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对奶酪生产工艺做出调整,让奶酪的口味更“中国化”,这也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奶酪的购买欲。
随着政府及业内对奶酪产业发展的大力推进,国内不少乳企也配备了先进的奶酪生产线,开始积极布局奶酪市场。三元作为国内较早拥有自主加工奶酪生产技术的企业,不仅用相关加工设备建设了自己的奶酪生产基地,还将目标对准餐饮业,成为多家餐饮连锁店的奶酪片供应商。蒙牛集团早在2008年就建造了奶酪工厂,还在今年与欧洲乳品公司——阿拉合作成立了奶酪合资公司,配置先进的奶酪加工设备,加大对奶酪的生产投资。妙可蓝多则选择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研发中心,用来研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奶酪产品,并通过奶酪棒等产品在健康食品领域抢占市场份额。
如今,奶酪的营养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中国奶酪的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扩大。相信在政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奶酪市场的规模将会得到持续增长。奶酪的制作过程中少不了杀菌、发酵等设备,奶酪市场的扩大势必也会带动这些食品加工设备市场的发展。相关设备制造企业也要加快技术创新的脚步,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信息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信息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