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与团餐融合时代到来
2019/05/31
当前,我国团餐行业尚处于品牌化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万亿级团餐市场一片蓝海,成为餐饮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团餐的十大品牌进入2018年餐饮百强企业榜单,千喜鹤、中快、鸿骏三家团餐企业跻身榜单前10。沉寂许久的团餐行业,引发了行业关注——团餐商业价值如何挖掘?中国烹饪协会特邀执行副会长李亚光在致辞中表示,餐饮业态近年呈现加速融合趋势。新业态、新模式、新品牌、新特色,为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产品。在坚守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小吃和团餐应该交流互鉴、融合发展,让团餐市场更丰富多彩。同时,通过创新模式搭建桥梁,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品牌化经营需要行业共同探索。
对于团餐与小吃业态的融合,禧云国际董事长刘延云有着深刻洞察。今年4月底,他去日本和韩国考察当地的团餐和小吃行业,发现95%以上都是标准化、工业化的产品,小吃在团餐产品形态中占比超过80%;同时,他的团队系统分析了索迪斯、爱玛客等欧美团餐巨头,发现国外的团餐菜品几乎95%以上都是标准化产品。
刘延云认为,我国约有6.7亿团餐受众群体,团餐是部分群体的刚需。对于团餐来说,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是必然。“团餐与风味小吃的融合时代很快会到来。团餐企业要早一点引入社会品牌,谁越早认识这点,谁就能快速适应这个时代。”
通过对比,刘延云发现社会餐饮品牌的竞争力比内部孵化品牌更强。目前,千喜鹤旗下2500多个餐厅在加速引入社会小吃品牌。他分析说,社会品牌进入团餐的优势非常大,因为社会公众对菜品口味的要求更高,改造之后满足团餐的属性即可。另外,小吃品牌进入团餐可能成本比较高,需要一个适应缓冲期。但是,社会餐饮品牌和团餐企业一旦建立成功的合作关系,能够在团餐企业管理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档口迅速铺开。
谈及小吃转型团餐的问题,刘延云还指出,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小吃品牌要抓住进入团餐市场的风口,与团餐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