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展还有:

行业新闻

2019年1月CPI涨幅有所回落

2019/02/18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同比上涨1.7%,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此,中国已连续两个月物价涨幅回落。有人认为,这是出现通货紧缩的前兆。对此,有关方面专家强调,不能简单地把物价涨幅回落等同于通缩,2019年物价温和上涨趋势可预期,中国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
 
CPI涨幅有所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0.5%,同比涨幅较上月回落0.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1.3%,服务价格上涨2.4%。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2%,环比下降0.9%。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董雅秀分析,从环比看,CPI上涨0.5%,主要受到了节日因素影响。“受天气寒冷和临近春节等因素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9.1%、2.3%和2.0%;羊肉、牛肉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1.8%、1.7%和0.5%;部分地区生猪禁运解除,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降1.0%。”董雅秀说,“由于寒假和春运期间出行需求增多,飞机票、旅行社收费和长途汽车票价格都分别上涨;春节前城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部分服务价格上涨明显;受成品油调价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3.7%和4.0%。”
 
  从环比看,P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持平。“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11个,持平的有8个,下降的有21个,价格降幅收窄最大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6.1%,比上月收窄6.8个百分点。” 董雅秀分析。
 
不必过于担心通缩
  从2018年12月起,CPI涨幅已连续两月回落。有人担心,2019年中国将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对此,多位专家给出了相反的意见。
 
  有关专家指出,通缩有其特定含义。一般认为,通缩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物价普遍的持续的下跌;二是货币供应方面持续的收紧。同时出现这两类状况,才能说有了通货紧缩的基础。据此来看,虽然1月份CPI涨幅回落,但仍在上涨,而且从百姓的感受来看,可能涨幅还更高些。更进一步考察,从结构上来看,鲜果、蔬菜价格涨幅还不小,医疗、教育培训等服务领域的价格上涨比较多。
 
  从PPI来看,1月份环比下降。针对2019年PPI变动的情况,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此前表示,从国际上来看,中国已经是进出口大国,特别是在生产资料方面,四季度以能源产品为主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比较多,都对我国的PPI有影响。“现在的宏观经济研究、物价的研究不能只看国内,还要看国际。”
 
  “一些媒体担心的‘通货紧缩’,从近10年来看,我国全局的通货紧缩就没有发生过,但个别年份有结构性的紧缩因素。从今年看,这个词可以说很不得当。”宁吉喆说,“今年物价温和上涨还是可以预期的。”
 
物价温和运行有基础
 
➤影响物价的因素有哪些?
 
  多位专家分析认为,2019年物价温和运行有基础。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逆周期”的宏观政策。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逆周期调节有很强的针对性,主要是对冲下行压力,在结构上采取措施。今年以来,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减税降费、鼓励消费,以提振需求。另一方面,实施定向降准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提高流动性。此外,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也有利于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民众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供给,这将有力地改善供求关系,为价格稳定提供支撑。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艾克思博会展有限责任公司 蒙ICP备18004729号-4 技术支持: 会天下

在线咨询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