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节日市场:让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2015/12/30
【来聚焦】
元旦、春节日益临近,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这段时间是忙碌而快乐的日子:准备购买回家过年的车票,为自己和家人挑选新年的服装,给家里采办各种各样的年货……节日市场也随之热闹起来,大部分商家都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促销优惠活动,分享“节日蛋糕”。
但是,每到节日,市场中各种以次充好、广告夸大、价格虚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也活跃起来,针对这个情况,首府工商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节日市场专项检查,着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来看看】
明察暗访整治市场
12月27日上午,家住玉泉区五塔寺附近的廖女士和老伴早早地来到批发市场购买糖果、干果和饮料。廖女士说:“元旦春节就要到了,一些年货也该准备,尤其是糖果干果啥的,能放住,早早买一些回来,孩子们元旦放假就能吃,其他饮料、点心啥的,不能多买,放不住,少买一些现吃就行。”廖女士告诉记者,往年因为眼神不好,也不知道市场上的情况,买回来的东西有一些是假冒伪劣商品,最后为了健康着想都扔掉了。她觉得在节日前有关部门需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打击假冒伪劣,避免一些消费者,尤其是像她这样的老年人上当受骗。她说:“因为看不清楚,以为是品牌糖果,又挺便宜,结果是假的。以为是大白兔,结果是太白兔;以为是马大姐,结果是冯大姐。还有其他的很多东西,孩子们回来一看说是假的,我说老年人也看不清楚啊,谁能想到是假的呢,后来孩子们就让到超市买,质量有保证,比较放心。”
为了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节日市场消费环境,从12月28日开始,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回民区分局开展为期15天的节日市场专项检查行动,查资质、打假冒、保安全。
此次专项执法检查是根据节日市场特点和群众消费习惯,围绕群众关心的市场秩序问题、民生热点问题,突出抓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检查、打击传销、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广告监管、商标专用权保护、农资市场监管、快递市场监管、旅游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等重点工作,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经营行为,切实维护节日市场秩序;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和联合执法行动,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把涉及安全生产的企业市场准入关,及时清理不符合经营条件的市场主体,重点加大对非煤矿山开采业,烟花爆竹经营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业,成品油经营业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安全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维权力度,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维权组织作用和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作用,确保节日期间消费投诉有人管、举报有人查,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投诉,随时处理消费纠纷,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执法,加大对商场、市场各种促销行为的监管力度。
另外,执法人员指出,此次行动将严格执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的规定,分局联合各工商所通过暗访、抽查等形式,积极发现并坚决查处各种借促销、打折等名义而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通过查处、取缔、曝光典型案例等有力措施,警示违法经营者,净化市场交易环境,保护公平竞争。同时,深入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对监管执法不力、不作为、乱作为、乱执法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消费者遇到促销别激动
12月28~29日,记者走访了首府的维多利商厦、维多利购物中心、王府井百货、凯德MALL等多家综合类商场,看到很多商家都在为元旦、春节的到来而精心准备,打折、满减、返券、赠送,各种促销活动比比皆是。但是记者也发现,一些优惠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例如满300元减50元,而店内商品的价格大多是290多元或者四五百元,消费者想要享受优惠,必须要凑单,买一件290多元的,要再买一件几十元的,买一件四五百元的,还需要再买一件一两百元的,反正要享受满减优惠很难“一步到位”。另外,一些返券的使用也是有条件的,例如只能在服装鞋帽区使用,不能在床品、电器、珠宝区使用等等,消费者往往无从分辨。采访中,有市民也提醒,面对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消费者别激动,别发懵,别以为捡到了大便宜,多对比、精打算,切忌冲动消费。
为此,呼和浩特市工商局赛罕区工商分局在节日期间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增加市场巡查频次,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专卖店等为重点场所,以消费者投诉举报较多、舆论热点关注的通讯电器类、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类商品等为重点对象,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商标侵权、制售伪劣产品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通过与经营户签订责任状,督促并指导重点行业经营户建立进销货台账,确保不销售票证不齐等来源不明的产品,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妥善处置消费纠纷。同时,依托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及时掌握产品销售情况,综合运用商品监测、日常监管、案件查处和纠纷调解等措施,对消费者涉及重点领域商品和服务的投诉举报,做到及时进行受理和处理,有效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网购监管存在空白
对于实体店在节日市场的活跃,电商也不甘落后,全年最低价、清仓价、领券更优惠等促销广告语在网页上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淘宝、天猫、京东等购物平台上看到,在经过双11、双12大战后,很多商家对元旦、春节的消费需求仍然跃跃欲试,各种年货受到网购一族的欢迎。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假货、砍单、海淘,这些都是节日期间投诉电商的热点,一些白酒、红酒、服装、箱包、进口食品及化妆品等等,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是先付款,消费者在接到商品后不满意,退换货比较困难,再加上节日期间有休假等时间差,很难解决问题,消费者往往自认倒霉。对于网购质量及售后,目前来看,的确存在监管方面的空白,解决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提醒消费者节日期间网购年货,尽量选取正规电商平台,选择货到付款,收货后开箱验货再签收。
【来听听】
发现问题及时投诉
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回民区分局工作人员郭智军:提醒广大消费者,节日期间消费有三点应该注意,一是选购商品时,应去正规商场、超市,先看其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家名称、厂家地址等信息,然后检查产品有无安全认证标志,应购买信息、产品合格证齐全的商品;二是购买电器产品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执行,包括使用环境、用电功率、充电时间等;三是购买任何产品都要索要购物或消费凭证,以备发生纠纷时作为投诉的依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应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或向工商部门12315投诉举报,也可以向辖区工商所进行及时投诉,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小来说说】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市场上到处洋溢着“买、买、买”的节日氛围,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要在这个阶段集中消费。那么,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必不可少。为此,相关监管部门也忙碌起来,大检查、大整治,确保节日市场繁荣有序。当然,消费者不管遇到啥情况,都要记得保留凭证、及时投诉,合法权益不容侵犯!
信息来源:正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