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代表委员关注牛羊肉产业稳定发展
2015/03/14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乡居民消费平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的牛羊肉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全国人大代表额日登格日勒今年提交了“建立牛羊肉价格稳定体系及最低收购价格标准”的提案。她认为,牛羊肉价格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牧民收入、当地稳定和健康发展大局。她说:“现在国家已经制定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关于猪肉最低收购价现在正在讨论。我认为不能单单对猪肉进行最低收购价,而要对所有肉类都要进行。我国是多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都食用牛羊肉,在内蒙古自治区牛羊肉价格直接影响着牧民的生活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乌恩也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前年内蒙古自治区向市场供给了88万多吨羊肉,占到全国当年羊肉生产总量的近1/3。但是现在的生产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散养模式上,48.7%的羊肉来自散养户。散养户现在面临着缺少现代化棚舍、现代牧业机械,而且商品体系不够完善的困境。一旦受到自然灾害,牧民自己的生产和收入受到影响,还严重地影响国家牛羊肉供应体系的安全。2014年下半年就因草原地区的气候干旱导致羊肉价格的大幅下降。牧民为了规避成本的提高而提前出栏,导致了羊肉价格的下降。这对市场来说连续13年上涨的价格得到缓解、对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但大家要意识到,今年的大量出栏造成明年的市场供应短缺而造成价格的上涨波动。”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提案、建议都体现了内蒙古基层牧民的心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牧民满都拉接受电话采访时给记者算了笔账。他说:“前几年因为羊肉价格上涨,牧民们都大量养羊,甚至有的牧民把家里的牛都卖了,买进了羊。但是大量的养殖导致羊肉价格急剧下降,给我们带了不少的经济损失。前两年活羊一斤能卖11元以上的时候一年一只羊能挣200-300元的纯收入。但从去年活羊价格突然下降了30%。我们北方冬天气候严寒而饲养时间又长。大概估算冬天一只羊一天需要3斤左右的牧草和3两饲料。饲养时间是4-6个月,总共180天左右。以此推算,一冬天一只羊所需的牧草和饲料的费用达300多元,再加上各种人工费的话,基本上已经是400多元了。以2014年出栏的羊羔价看,50斤的羊羔基本上都是400元左右。这样牧民基本上就没收入。”
2014,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扶持牛羊肉生产。中国政府还出台了“2013-2020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这对牛羊肉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乌恩委员说,顺利落实这些规划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牛羊肉的生产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牛羊肉是蒙古、藏、维吾尔族等近3000万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生活来源、生产方式;二、国家对牛羊肉的刚性需求量在不断上涨。今年的提前出栏而造成明年的供应缺口而造成价格上涨。这不仅涉及到我们食品安全问题,还涉及牧民稳定增收问题。所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食物问题,而是涉及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稳定甚至涉及到社会和谐的大问题;三、在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可以缓解内地土地短缺、污染严重等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把牛羊肉生产上升到大的社会性问题来对待。这样的话对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升级、转型、现代化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内蒙古食博会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